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第二版) epub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第二版) epub格式下载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第二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219367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5
  • 页数:187
  • 价格:23.3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5-09 01:34:32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 关关 发布时间:2023-08-02 20:30:52

    主要关注第一章房地产业与房地产法律体系、第三章房地产开发的第一节规划与设计管理 (结合着看了上海2035总体规划以加深理解)、第八章住房公积金(但不够具体详细,还要看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政策)、第九章房地产税费(但不够具体详细,还要看上海市的具体政策)、第十章不动产登记

  • 作者: 白日梦 发布时间:2024-05-20 20:02:42

    买错书了 只能硬着头皮啃完

  • 作者: 栖梧 发布时间:2017-10-01 10:17:02

    这套书可谓是“巅峰之作”,可算是悬疑探险小说中的珠穆朗玛!

  •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25 23:17:45

    在佛山书店买的。里面的图比较简单、普通。

  • 作者: keinenderan 发布时间:2017-11-06 22:31:38

    日本人写作中的那种孤独真的是深不见底的

  • 作者: 吴介甫 发布时间:2016-02-08 18:42:24

    历史的教训反复告诉我们不要买国人写的计算机书……关于Qt的书如果只买一本,请务必买《C++ GUI Qt4编程》。


深度书评:

  • 麦卡勒斯:孤独、南方内核与视觉呈现

    作者:文泽尔 发布时间:2018-08-18 11:55:28

    《三块广告牌》vs《水形物语》

    《真探》第一季

    从福克纳到麦卡勒斯,从《真探》到《三块广告牌》,南方从未消逝。

    最近,由马丁·麦克唐纳一手编导的剧情片《三块广告牌》在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惜败于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水形物语》,七项提名在手,却只有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和山姆·洛克威尔斩获最佳女主与男配,不可谓不惋惜。

    麦克唐纳出生于伦敦南部的坎伯威尔,十年前便以长片处女作《杀手没有假期》挑战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那是一部非常不南方的片子,有着盖里奇式的英国风格,兼具少许西部情怀,拍摄于布鲁日。话虽如此,里面却有个相当麦卡勒斯的畸人形象:由乔丹·普林蒂斯饰演的侏儒吉米。在《杀手没有假期》的这部分元电影性质情节当中,侏儒吉米的身份是来自美国的特型演员,最终以荒诞剧般的夸张形式为影片收了尾。《三块广告牌》中,凭借HBO剧《冰与火之歌》闻名全球的“在世最知名侏儒演员”彼特·丁拉基饰演钟情麦克多蒙德女士的侏儒詹姆斯,他的欺瞒行为同样决定了整部片子的结局定调。

    麦克唐纳剧本的“南方”源自麦卡勒斯小说(而不是福克纳、奥康纳甚至韦尔蒂)。对于熟悉《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读者们而言,这个论断几乎无可辩驳。在美国南方文学的流变中,麦卡勒斯固然具有代表性,但却并非拥有绝对历史地位的人物——换言之,在众多美国文学史研究者们的长名单中,麦卡勒斯一定位列“南方前二十”,但未见得会在“南方前五”中出现。对于美国南方文学而言,她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其所营造文学氛围的独特性上:小镇畸人、孤独、成长、爱的破灭与消费主义,兼带对资本社会和黑奴旧制的朴素抵制。这其中最常被世人所提及的,毫无疑问就是孤独,仿佛一提及麦卡勒斯的文字,就注定与孤独相伴似的。然而,世人对麦卡勒斯的最大误解,却也正在于此。且不提屡屡见诸报端的对《心是孤独的猎手》一书的捏造引用,将各种提到“孤独”二字的造作句子打上“卡森·麦卡勒斯”的名头,甚至谈卡佛作品的孤独、聊伊恩·麦克尤恩的孤独也一定要扯上麦卡勒斯作伴,这就显得很荒谬了。《心是孤独的猎手》整本书译成中文接近三十万字,连同书名,“孤独”这个词总共只出现过十七次,大部分都是作为心理描写,或者形容某项具体事物比如“黑人音乐”时才出现。《伤心咖啡馆之歌》里的“孤独”则更少,只有四个,作家以旁白身份泛泛讨论爱情便用去了两个。麦卡勒斯式孤独,它与卡佛或者布考斯基的做派截然不同,既不简洁也不肮脏,仿佛某种无形压制所带来的难以挽回后果。麦式孤独的标志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雏形《哑巴》是自1937年起开始创作的,1940年由米夫林出版公司出版,《伤心咖啡馆之歌》则完成于1941年。等到《婚礼的成员》时,这种孤独感开始发生转变,在田纳西·威廉斯大名鼎鼎的联合改编作用下,1946年舞台剧版《婚礼的成员》甚至呈现出难以想象的热闹氛围。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麦克唐纳三部作品人物比较

    为什么?文学评论家们早就列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作为麦卡勒斯三部著作的译者,我更倾向于将她的三部战时作品(除上述两部代表作外,尚有《金色眼睛的映像》)置于整个美国南方文学体系中去审视:战争,素来就是南方文学的发展节点。美国内战前的南方文学悠闲而幽默,南北战争后,因为南方的失败,逐渐转变为带有强烈批判现实意味的严肃风格。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南方文学的复兴,故事主体回归小镇故事,但即便如舍伍德·安德森的那部《小城畸人》(即《俄亥俄,温斯堡》),其精神内核也仍旧“危险地悬置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爆发,南方文学才狂飙猛进般地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从1938年到1945年,这一时期陆续出现了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和纳撒尼尔·韦斯特的《蝗虫之日》等具有指标意义的南方文学巨作。麦卡勒斯三部战时南方作品有意无意展现出的“无产阶级式光怪陆离”,完全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刻划来彰显的。在这一点上,麦式作品也对弗兰纳里·奥康纳《智血》和杜鲁门·卡波特《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起到了启示作用。至于“战时”对小说所起到的作用,恰如日军偷袭珍珠港对爱德华·霍珀创作《夜游者》所起的作用:这幅完成于1942年的画作描绘的是深夜空无一人的街道(原型来自纽约西村),夜间经营的餐厅内围坐着三位客人,以及一个似乎是穿着水手服装的吧台侍应生。餐厅有着如航母舰桥般的硕大窗户,但却找不到进入的门。四个聚在一起的角色,彼此之间既没有对话,也没有眼神交流,简直像被某个如前所述的“无形压制”给笼罩住了。霍珀的《夜游者》拥有如同穿着宇航服独自飘浮在太空中一般的孤独感,它或许正在倾诉那个决定性的时刻:美国对日本宣战的时刻。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那恰恰也是小说收尾时的定调——万籁俱寂,比夫·布兰侬“用食指弹了弹自己的鼻子。广播里现在突然说起了某种外语。他无法确定那声音究竟是德语、法语还是西班牙语。但那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宣布噩耗。光是听那声音,都令他感到瑟瑟发抖。”这段引用并不是个文学哑谜,因为此前,广播里正在议论希特勒在但泽制造的危机。如此这般,小说结尾的时间点是在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霍珀《夜游者》

    布考斯基,或者卡佛

    无论麦卡勒斯还是霍珀,揭示明确时间点这一行为本身,都不是意图凝聚特定的历史时刻——不仅是这般肤浅的作用。宏观层面上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两个时间节点也是属于整个南方文学、属于美国写实画派的情感宣泄点,涉及到长达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精神内核蜕变。选定之后,时代的孤独共性便在美国得以承继下来。麦卡勒斯本人对此是有所自觉的,她写过《瞧着归家路啊,美国人》和《我们打了条幅——我们也是和平主义者》这样鼓舞士气的战时文章,还以《为了自由的夜巡》为饱受轰炸折磨的伦敦打气。相比之下,霍珀的《夜游者》更像是对麦卡勒斯这两部小说代表作的绘画式总结:《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艾米丽娅小姐、马文·梅西和莱蒙表哥这三个主角间的关系,诚如围着吧台端坐的三位客人。艾米丽娅小姐是唯一的女性角色(这个面带男相、仿佛长了胡子的赤发女士甚至也穿着一条“怪异的红色裙子”),马文·梅西坐在她旁边,莱蒙表哥则背对着我们。三人之间看似关系紧密,各有所求,却又各自深陷到自己的“孤独世界”当中。在《心是孤独的猎手》里,这个“孤独世界”有个具体的名字,叫做“内室”。主角米克用这个存在于心理层面的空间来区分外部世界。将《心是孤独的猎手》映射到《夜游者》上,不难看出,米克成了红衣女士(她在小说中也被塑造成一个相当男性化的女孩),杰克·布朗特背对着我们,布兰侬理所当然地掌管着吧台,科普兰医生坐在米克旁边。在这一观察层面下,哑巴辛格是缺席的,这也符合辛格在小说中段“单凭感觉,他察觉到自己背后站着蓄小胡子的人(布朗特),还有那个女孩(米克),黑人(科普兰医生),以及最后那个人(布兰侬)。他们全都跪在地上,身体赤裸。辛格能够感觉得到,他们的目光正注视着他……”这一梦境意象。《心是孤独的猎手》在主角设定上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如霍珀《夜游者》画中的那四个具象角色,拱卫着哑巴辛格这一如耶稣般的核心人物。但是,如果将画作中处于视觉中央的那位男士(也即先前我们认作是科普兰医生的男士。据说,霍珀是以自己的形象来绘制这一角色的)认作辛格,《夜游者》在对《心是孤独的猎手》的解读上,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女士可以是米克或者杰克·布朗特,那个背影是希腊佬安东尼帕罗斯——麦卡勒斯的这两部小说都有着隐晦的同性恋视角,酒保的身份则无甚紧要了。《心是孤独的猎手》里辛格爱安东尼帕罗斯,“好朋友”这个描述在全书中出现了近百次,是关乎生命的挚爱;《伤心咖啡馆之歌》里莱蒙表哥爱马文·梅西,是近乎崇拜的痴爱。

    如果说《三块广告牌》是麦卡勒斯小说的电影式总结,那么米尔德丽德这位失去女儿的彪悍母亲便是米克或艾米丽娅小姐,是《夜游者》中的红衣女人——这种男性化塑造如出一辙。杰克·布朗特、安东尼帕罗斯、莱蒙表哥是有着“畸人”共性的,他们占据霍珀画作中背对人群的那个位置。“背对众人”自然也是畸人概念的隐喻,在电影中,这个位置是属于社交障碍狄克森和侏儒詹姆斯的。狄克森对警长威洛比有着同性间的爱意,警长死后,狄克森伴着一首《Buckskin Stallion》所展开的血腥报复,与辛格的自我废弃情节简直神似。小镇警局轻视黑人的桥段,也是在复现《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科普兰医生的亲身经历。《伤心咖啡馆之歌》虽缺少虐待黑人的描述,但艾米丽娅小姐对黑仆杰夫的役使,寥寥数笔便说明了问题。

    场景上,两部小说都有咖啡馆。《夜游者》几乎是在对布兰侬的纽约咖啡馆进行视觉还原。《三块广告牌》中,酒馆也是最重要的场景。地点上的原型或许是欧内斯特·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部短篇小说,海明威式的决绝对于麦卡勒斯及其后来者们的影响,照此看来,大概也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选编自2018年6月文泽尔在新华书店的讲座,发表于2018年8月《中华读书报》,署名文泽尔)

  • 思考时熟悉的变陌生

    作者:神威 发布时间:2023-10-25 10:20:57

    何谓知识分子,这一定义问题自“知识分子”概念在1860年被俄国作家波波利金提出后便无时无之如影随形,显而易见,官方解释“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以阐发或者运用知识为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并不能服众。

    在近代西方,学界几乎形成共识,知识分子的本质就是批判精神,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认为知识分子所怀抱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内蕴着一种喜欢质问、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品格,因而批判态度是知识分子区别于其他人的标准之一,甚至可说知识分子依靠批判为生,这一思想被广泛接受并逐渐出现批判领域的狭义化,将知识分子使命浓缩至政治层面。萨特就认为,知识分子的任务是批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启迪人民,他甚至口出暴言:当一位核物理学家在书写核裂变公式时,他不是知识分子;当他走上街头反对核战争时,他才是知识分子。这种思潮成功催生欧美民粹主义狂潮,并在当代哲学王哈维尔成功就任捷克总统时臻至最高峰。

    与这种思潮相对的,是米歇尔·福柯“具体知识分子”的概念,以及认为知识分子代表性在于不断献身于理性探究和道德判断的意识的萨义德。

    而在波兰大思想家,被誉为“当今最伟大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者”的齐格蒙特·鲍曼看来,福柯是矛盾的,萨特是狭隘的。知识分子是服务人民,观察社会,体会真相,保存价值的所在。他们的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政治是短期的。知识分子,或者说鲍曼本人的使命是将目光抬高,从聚焦眼下一时一地转为俯览整条时间长河,上窥终古下尽八荒,拯救过去丧失或被忽视的可能性,为未来的时代保存这没有被检验或没有被实践的火种。或者简单的说,鲍曼的知识分子使命回归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本质问题的解决,为一切,尤其是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一切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编纂方式—就是理想国,找到答案。

    鲍曼1925年出生在波兰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而波兰民族主义中,始终存在反犹成分,小鲍曼因而饱受欺凌,1939年二战爆发,波兰在闪击战中全境沦陷,鲍曼逃往苏联,度过了以贫穷、战乱、亡国奴、颠沛流离为主旋律的童年,1943年他在苏联加入了波兰军队,隶属贝林格将军部队,并几乎立刻被派往前线回归祖国,翌年波兰第三次复国,鲍曼转战多个战场,并参加了柏林之战亲身为祖国复仇。随后他迅速晋升为上校,同时期开始攻读社会学学位,并娶了相濡以沫整整六十一年的爱妻雅妮娜。

    事业有成,身居高位,娶得娇妻,开启学术生涯,童年的阴影似乎都留在了历史中,而好的一切纷至沓来,彼时志得意满的鲍曼却又猝不及防的遭受重创,1953年波兰又爆发反犹浪潮,鲍曼失去了军职,忍气吞声的留在祖国,开始在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在一波更剧烈的反犹浪潮中,鲍曼全家因“毒害青年罪”被驱逐出波兰,这个他深爱并亲手拯救过的祖国。

    鲍曼的剩余人生都在英国利兹的劳得伍德花园一号度过,任教于利兹大学社会学系,直至2017年以92岁高龄辞世。终其一生,鲍曼都极为诚恳的按照自己对知识分子使命的理解身体力行,深入的了解着这个时代并毫不吝啬的将所得与这个世界分享,在逝去前一年,他还拖着病体用与年龄毫不相称的清醒头脑缜密思维清晰逻辑深刻见地,完成了这位智者与世界的最后一本访谈集,这本思想小书的名字叫《将熟悉变为陌生》。

    自启蒙时代以来,我们今天生活其中的世界逐渐体现现代性的特点,各国因其发展状况不一,先后陆续进入以全球化、消费主义、权威的瓦解及知识的商品化为特点的后现代时代。我们日常的欣喜与痛楚,悉数来自其中。

    鲍曼看来,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性的流动空间之中,一切都在超领土的流动,地域规则与法律的约束由如同人生规则自然公理般的不可撼动,变为可选择的存在。这一特点与消费主义理念相结合,共同提供了太多的不受限制的自由,这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予每个人以更多可能的同时,带来时代特点鲜明的深重痛楚。

    自由附带风险,风险不同于危险,风险是不确定性。文明的发展为我们剥离了过往数千年人们面对过但无能为力的种种危险,但对不确定性无能为力。在上个世纪大多数时候,鲍曼称之为“固态现代性”的时代,无论是婚姻关系或是工作关系都更为稳定,福特工厂无论生产什么汽车,同时也在生产团结,一种基于局势逻辑,因缺少自由与流动性而产生的强加式团结,但今天的工厂无论生产什么产品,同时都在生产竞争。

    不确定性意味着别无选择的竞争,竞争关系中赢家与输家都无法避免不安感的如影随形。这种永恒的梦魇让人永远在担忧自己的工作会一夜之间消失或被他人替代,自己所处的阶级与生活状态会一夜之间降档。这种种现代特点让我们即使身处于比以往任何时点都安全的环境中,依然无法摆脱可能比以往任何时点都更加鲜明强烈的不安感,于是纠结、抑郁症及更多的心理疾病在当代泛滥,成为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鲍曼在访谈中引用了库切《凶年纪事》中的观点,即传统的选择—“温顺认命还是反抗奴役”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身心不统一,彻底被动,身体上随波逐流,心理上反抗并流亡的态度。库切称之为“无为主义”,今天的我们称之为“躺平”。鲍曼一针见血的指出,之所以此类态度泛滥,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我们逃离行不通的方案,但我们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处。

    积怨如此,自有反弹,迷茫日久,必思方案。

    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所以全球范围内反全球化或类似“占领华尔街”式反资本主义反消费主义的抗议几成燎原之火。正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处,所以出现了两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行为与思路。

    其一是“禅修”“灵修”式追求个体心理平静,如毛姆《刀锋》中拉里的选择,如《僧侣与哲学家》中远遁尼泊尔与密宗大师共修的儿子,又如今天我们身边层出不穷的类似机构与事件,“朝阳区十万仁波切”诞生的土壤,正是滋生我们不安感的后现代性。

    其二是民粹主义与极权思想的抬头,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现状的不可接受,让人们期盼出现救世主式强势领导人,如摩西举杖,引万众穿越红海,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特朗普正受惠这一群体思维方成功当选。

    可以看出,上述两种思路的共性是宗教气息浓郁,禅修思路本就属宗教范畴自不必说,对强势领导人的弥赛亚式要求,结合自身解脱式出发点,同样有着类似宗教的特点。用鲍曼的话说“越来越多的人绝望的试图找到某种比自己伟大的东西,要负责创造自己的人”,无疑是为了内心的解脱,寻求超越日常生活与日常忧虑之法。

    这无可厚非,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人类个体对人生大事都找到合理答案的也是少数,从古至今苦思冥想仍未能索解,最终投身宗教取得逻辑自洽与内心安静的范例不胜枚举,最有名者莫过于牛顿晚年投向神学。

    鲍曼洞若观火的看清了当今时代的所有问题,但对解决方式一筹莫展,他悲哀的说“我想让世界变得更好,如今我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但世界一点也没有变好,所以我一生的工作毫无成果”。俨然用尽了全部的努力,只完成平常的生活。

    他承认在生命历程中,逐渐看到了宗教的重要性,信仰和超然存在的意义。但他没有也去投身宗教,原因很简单:鲍曼通读了圣经,发现上帝拒绝为他做的事给出任何解释,身为上帝,意味着不欠人类任何回答。而鲍曼对单纯的宗教概念给出一个造物主式万用答案形成的逻辑自洽与内心宁静并无兴趣,终他一生,他都是那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人。

    2017年,鲍曼辞世,他最终也没有获得一个朝闻道式的机会,而后现代性的进程仍在日复一日,人们依然深为所苦。天空没有留下他的痕迹,但鲍曼已飞过,总会有读者再去捧起他的作品,了解为什么社会学要让熟悉的东西变陌生,再让陌生的东西变熟悉。而那些可能不会捧起鲍曼的读者们啊,我愿与你们分享这位年迈智者生前的祝愿:

    希望你也能活到我的岁数,因为每个年代虽有苦难,但也有他的美丽。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epub(515+)
  • 无缺页(477+)
  • 愉快的找书体验(60+)
  • 实惠(623+)
  • 差评(672+)
  • 不亏(196+)
  • 无水印(66+)
  • 值得购买(167+)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4-10-29 04:41:3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石***致: ( 2024-11-23 12:10:0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4-10-24 11:40:4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温***欣: ( 2024-11-06 00:16:4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谢***灵: ( 2024-10-28 00:36:25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养***秋: ( 2024-10-24 09:21:04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孙***美: ( 2024-11-07 16:44:1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扈***洁: ( 2024-11-14 05:24:0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林***艳: ( 2024-11-04 16:15:1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汪***豪: ( 2024-10-25 21:32:3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郗***兰: ( 2024-10-29 05:59:5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冉***兮: ( 2024-11-20 21:40:55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益***琴: ( 2024-11-18 21:14:1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曹***雯: ( 2024-11-14 04:19:1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