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阅读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一年级上学期) azw3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唤醒阅读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一年级上学期) azw3格式下载
唤醒阅读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一年级上学期)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73603807
  • 作者:书果星球阅读教育 
  •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4.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6-21 20:04:34

寄语:

课外阅读指导手册 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配套 附赠名师串讲音频 15分钟听懂一本名著


内容简介:

孩子每个学期都要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对经典作品进行“整本书阅读”。身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如何了解孩子的阅读过程,检验阅读成果?如何让孩子边读书边思考,从中汲取营养,不仅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还养成阅读思维,掌握阅读方法?

本套《唤醒阅读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依据先进的阅读教育理论提出了解决办法。我们将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分为“阅读引导”“阅读思考”“以读促写”三个阶段。让孩子在读书前,了解整本书的主题、创作缘由、文学价值、作者经历、背景知识等,激发阅读兴趣,扫清阅读障碍;在读书的过程中,借助多种类型的思维导图梳理整本书的脉络,分析重点,归纳主旨,汲取精神养分;在读书后,通过答题自测五大阅读能力,同时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书中的写作技巧,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后,我们推荐了同主题、同作者或同题材的儿童读物,鼓励孩子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视野。

每一本手册都是作者将书读过三五遍之后,根据各学段孩子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的,内容细致、完整又深刻,形式亲切而有趣。相信这些手册会陪伴孩子在一部部经典作品中快乐地遨游,并满载而归。


书籍目录:

《童年》

阅读引导——

本书看点

趣味竞猜

导读概要

阅读思考——

脉络梳理

重点点拨

品格塑造

阅读理解

以读促写——

词句收藏

写作训练

好书推荐

 

《小英雄雨来》

阅读引导——

本书看点

趣味竞猜

导读概要

阅读思考——

脉络梳理

重点点拨

品格塑造

阅读理解

以读促写——

词句收藏

写作训练

好书推荐

 

《爱的教育》

阅读引导——

本书看点

趣味竞猜

导读概要

阅读思考——

脉络梳理

重点点拨

品格塑造

阅读理解

以读促写——

词句收藏

写作训练

好书推荐


作者介绍:

书果星球阅读教育

12年专注少儿阅读

从为孩子写好书到让孩子会读书

 

一站式大阅读品牌

为“红读计划”全国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专业支持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阅读推广部推荐的阅读品牌

在多年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际PISA标准,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维阅读理论体系及配套产品和服务,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阅读问题,更能从知到行,全面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孩子的未来赋能。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序言

大语文时代,孩子需要整本书阅读对于各学段学生在阅读与表达方面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有明确的要求。在2022年发布的中,“阅读与鉴赏”部分首次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要求。

学段(1~2年级):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

除此之外,还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学习内容与教学提示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指导,要求学生能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了解多种阅读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积极进行整本书阅读,从而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要求老师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整本书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丰富语言表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在某一个阶段阅读某位作家的作品,大多会在日记中留下模仿的痕迹。这种模仿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不仅要读好书,而且要读整本书,让孩子有机会感受足够丰富的表达方式,从而为自身的语言发展提供养料。

发展思维。通过阅读获取的知识、故事只是阅读的副产品,经过思考产生的思想才是主产品。整本书阅读为深入思考提供了可能性,比如推断情节、讨论人物命运、比较同主题的作品或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经过归纳判断、分析比较、联想想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都会得到发展,不仅有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还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获得审美体验。一本书往往能把智育、德育、美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培养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孩子感受文学语言与形象的独特魅力,还能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进而对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整本书阅读之所以能起到上述作用,是因为它训练的不仅是朗读、阅读速度这些表面能力,还包括对文本进行理解、运用、评价、反思、参与等一整套的认知与语言能力。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将阅读力定义为“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发展个人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对文本的理解、运用、评价、反思和参与的能力”。要提高整本书阅读素养,不仅要把书读完,更要把书读透,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快乐阅读工具包  一套解决阅读难题

★要读就读个明白

所谓“经典作品”到底厉害在哪儿?以有趣的形式引导孩子去发现。

★阅读理念先进,方法科学且有效

阅读能力到底该如何衡量?从提取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整合诠释能力、评价反思能力、创意运用能力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历经校园示范课打磨,品质可靠

研发团队拥有上千本少儿书刊的编写经验,书中贯彻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历经300多场校园整本书阅读公益示范课的打磨,收到了全国200多所实践学校的积极反馈。

★配套完备,面面俱到

1.名师讲解音频包含“走进经典”“百科拓展”“要点梳理”“考点问答”四个板块,由资深阅读导师带领孩子用15分钟听懂一本名著。

2.《90天阅读习惯巩固行动》含打卡地图、闯关手账、贴纸各1份,以游戏闯关的形式帮孩子养成稳固的阅读习惯。

3.附赠三份手抄报模板,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梳理阅读收获,方便快捷。

4.附赠价值198元的阅读素养测评1次,全面检测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阅读水平了然于胸。


书摘插图



精彩短评:

  • 作者: 缝衣针 发布时间:2015-07-19 11:36:03

    干货少,作为入门科普读物了解躁郁症一些表现和疗法,剩下大部分都是实例。从主观角度,说服力不强。

  • 作者: M ✰҉҈҉҈҉҈ 发布时间:2021-12-21 06:33:00

    题目布置还OK,每页三个方面的题型,背面就是答案。

  • 作者: 等待飞翔 发布时间:2022-03-19 10:27:26

    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入门经典教材

  • 作者: Liwen 发布时间:2019-12-16 09:07:01

    买了这个版本,仍然在看到某页的时候崩溃,这真的是一个太孤独又太美好的故事。画的很好很好。不过选这个封面的编辑一定是个超级无敌大傻逼,原来的封面多好,居然换成这个???

  • 作者: 半日光辉 发布时间:2012-05-05 13:10:48

    书还可以,不过翻译的就马马虎虎了。

  • 作者: 避难所_ 发布时间:2022-03-03 22:47:57

    很有用很有用很有用

    写文的看看这本也很有用

    学文学看看这本也很有用


深度书评:

  • 且说武当七侠

    作者:spiegel 发布时间:2007-11-02 19:03:39

    也许是少时受到《水浒传》的影响,金庸是颇擅长写群戏的。且不说充斥在他长中篇作品中的那些以“四”为单位的组合,光是在其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便创造了十几个“红花会群雄”一起行动——当然尽管看起来热闹非凡,效果却是差强人意。

    而到了他的成名作《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去芜存菁,创造出了著名的“江南七怪”。仅从字数上讲,对“江南七怪”的着墨或许比对“红花会群雄”还要少些,但结果却非常成功。除张阿生早死、全金发形象较为模糊之外,余下五人无一不非常出彩。而与之相对的“全真七子”虽然略有不如,但着墨较多的马钰、丘处机、王处一三人也毫不逊色。这些人物形象,显然为金庸后来创作《天龙八部》那样的众生相,起到了坚实的基础作用。

    至于“射雕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金庸理应更加优秀的群像创作能力却似乎略有退步,表现出来就是,作为本书重头人物之一,不,是之七的“武当七侠”,着墨虽多,形象却嫌不够鲜明。

    “武当七侠”谁最出彩?只需看看本书最后一次高潮“少林寺屠狮大会”便知道了,不错,俞二殷六。其余诸人,不过了了。

    当然,金庸想在这个三部曲的终结篇中表达的重点,并不在武当七侠身上,本书在其他部分的精彩之处,也足可以玉掩瑕,而武当七侠的“不够鲜明”,也许反而有助于突出本书的主题。不过,爪哇国有句老话:牛角尖就是用来钻的,而不是管它在牛身上起什么作用。

    好吧,空话讲了很多,该切近主题了。在此之前需要声明的是,我并非忘了无忌他爹张五,而是张五作为半个主角,其作用远超武当七侠本身,因此我不得不将之排除在外,以后若有机会,当著文详述。

    首先必须承认,创作“武当七侠”的难度,和创作“江南七怪”是很不同的。“七怪”武功不同,性格各异,只是臭味相投义结金兰,写起来要容易得多;而“七侠”同属一个师傅,同样的武功路数,同受“行侠仗义”这一行为准则所支配,想在同中求异,可就难得多了。

    那么我们统观这名动江湖的武当七侠,其实任何一个仔细阅读过本书的读者都应该发现一个疑点:这七人同为道家高人张三丰的亲传弟子,个个急公好义为国为民,这些行为却与道家清静无为、游方之外、抑己从人等做人道理大相违背。事实上根据故老相传的野史遗记,张三丰本人也很喜欢云游四海行侠捣蛋,与济公的形象颇有类似之处,却不像一般的求道修真之士。当然也许他老人家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那就不足为我等凡夫俗子所道了。不过,至少武当七侠还远没到他们师傅的境界。

    更确切的说,《倚天》中的武当七侠(甚至张三丰)不是道家之侠。在金庸自己的作品中,堪称“道家之侠”代表的是令狐冲,而本书中的武当派则是“儒家之侠”的代表。至于金庸为何作此颇不合常理的安排,则与本书主题有关,本文暂不讨论。

    当我们把武当七侠看作一个整体时,除去上文所说的表达主题,七侠另一大作用,便是作为张三丰的代表,或可称其为手足。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我个人认为,本书共有两位男主角,张无忌是一个,张翠山是半个,张三丰则是另外半个,当然这三人殊途同归,最终要讲的是一个事情。

    金庸处理“世外高人”的一大手法是,让其从不动手,自始至终保持神秘感。张三丰作为正面实写较多的一个人物,出手动武的次数极少,金庸尽量把脏活累活留给了武当七侠和张无忌,全书近一半的武打场面,都是动手者代张三丰出手,以暗衬张三丰修为之高,而这种修为,又通过他人之口他人之思一再坐实。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武当七侠来完成的。

    好了,接下来是最流俗的部分:对武当七侠逐一分析,当然,篇幅所限,要把张五排除在外。

    在表现武当七侠的各自特点上,书中有一段经典论述,出自俞二之口:“我们七人各有所长,大师哥深通易理,冲淡弘远。三师弟精明强干,师父交下来的事,从没错失过一件。四师弟机智过人。六师弟剑术最精。七师弟近年来专练外门武功,他日内外兼修、刚柔合一,那是非他莫属……我资质愚鲁,一无所长,勉强说来,师传的本门武功,算我练得最刻苦勤恳些。”

    这段话出现在本书早期,这表现了当时金庸的一个创作意图:对武当七侠不分薄厚,一视同仁。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七侠被等而列之,分作了并不明显的四个档次:张五为第一等,俞二殷六次之,宋大张四莫七又次之,可怜的废人俞三屈居末位。至少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是大抵如此的。

    那么我们先从最末的俞三讲起。

    俞三这人可算得上是凄凉得很,出场威风不过半章就成了废人,但他在成为废人之前的所作所为,已将儒家“忧天下事”、“洁身自好”等品性表露了出来。然而这些不过是金庸顺带写写罢了,纯从角色地位上讲,俞三不过是把武当派牵连进“倚天屠龙”这个传说(同时也是展现给读者看)的一个龙套而已。甚至包括他的受伤,也是为了将来逼张五上绝路而埋下的一个因素。

    而张三丰给他的评语:“稳重可靠,能担大事”,作为角色性格也未免太过模糊,至少宋大俞二也均可获此评价。而根据俞三在张三丰百岁寿宴时的表现,也实在称不上是“能担大事”。当时武当派面临少林高僧的挑战,其后更有各帮各派数百人虎视眈眈,可以说是武当几十年来第一大难。俞三却在众兄弟出战前的关键时刻,汲汲于个人恩怨,而置外敌于不顾,最终落得张氏夫妇双双自尽的下场。虽说其行为情有可原,但于理不合,算得上极为短视。

    至于后来赵敏带领王府高手偷袭武当,张三丰在危机当前将存续大任交予俞三,与其说是俞三能担大事,还不如说是当时没的选择。更令我失望的是,在那张三丰重伤、宋大等人被擒、三四代弟子无人才的危急关头,本是俞三展现其“人废心不废”的铮铮铁骨、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可惜那样的场合,有张三丰张无忌这两个光彩夺目的亮点就足够了,何况还要安排明教群雄,可怜的俞三也只好就此沉寂下去了。

    其实俞三更像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受害者,只需“受害”就足够了;他的作用,是将读者吸引到推理情节当中,至于性格如何,也就不显得如何重要了。

    宋大,唉,这个角色不免让人一声长叹,感慨其贵为张三丰大弟子、武当七侠之首,胸襟眼光却也不过如此。

    同门称他“深通易理,冲淡弘远”,他是否深通易理不清楚,书中只简单提到一次他为空智相面,一笔带过;而他的“冲淡弘远”,则始终只是流于表面,其本质是儒家的守礼自持,而不是道家淡然处世的人生准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宋大为殷天正疗伤在先,“文比”在后,迂腐和仁义并存,颇有宋襄公的风范,是一个明显的儒侠形象。

    其实宋大在书中的表现,基本与那八字评语搭不上边。他在前半部书里,是个情深意重的大哥,后半部里,是个教育失败的慈父。宋大更像是一个典型中国式家庭的老大哥,处处为兄弟为长辈为孩子着想,却始终捉襟见肘,难尽其事。

    宋大虽然号称威震天下的武当七侠之首,亏他名字里还有个“远”字,论胸襟气度,却大大不如明教群雄。他口口声声行侠济世,但真正扛起民族解放大旗的,却是那些被他视为邪魔外道的明教中人。而且最终他不但没有“平天下”,连“齐家”都未做到,自己的逆子杀了亲逾骨肉的好兄弟,令他难以两全,算得上是可悲可叹亦可怜。

    张四和宋大也是半斤八两,不遑多让。

    尽管张松溪有着众口称道的聪明才智,以及时时显露出的分析能力,但之后的一次次事实证明,与谢逊等人相比,张四徒具机谋,却无智慧。他竭尽全力,也只能想出一些沽恩示惠、或是骗下别人蒙面巾的小计,却没有判断大势的眼光和魄力,否则在与张五重逢互诉别情后,他就应该能预见到谢逊会给武当惹来的大难;都大锦当年的口供,加上张五回来后叙述的情形,理应可以让他推想出天鹰教在俞三受伤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殷素素与之相关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在之后张五父子面对的一次次两难选择中,张四始终没有提出过任何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侧面施加了一些压力,尽管是无意的。

    最有意思的一次,就是在武当四侠误会张无忌杀死莫七那章里,三侠被张无忌的怪招先后打倒,张四急中生智,扯下了张无忌的蒙面巾,导致张无忌面对众叔伯有冤难辨,委屈得想自杀,若不是赵敏,张四的急智就害死张无忌了。不敢说此处是金庸有意安排,但其结果却是颇具讽刺性的。

    张三丰百岁寿宴之时,群豪齐至,山雨欲来。张四盘算情势,忙前跑后,拼命要想出一个既保五弟又保武当的妙计,然而强如谢逊这等惊天动地的人杰,尚且不能与社会相抗,区区张四,又能做些什么?

    莫七,惨,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是说他死的惨,而是金庸写的惨。似乎金庸在武当前六侠身上已经用光了自己的灵气,乃至堂堂莫七侠,居然被写成了一个性格前后不一的人物。

    就在“七侠聚会”那一章里,先是张五回忆莫七“自幼便少年老成”,之后却是莫七与三镖客大吵,居然说出“这一切便全算是莫某干的”之言。这种蛮不讲理的流氓行为,哪是少年老成之人会做的?之后的莫七也是真诚豪放,带着三分可爱,实是一个闯劲十足的少年人,哪里看的出“老成”二字?

    后来的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莫七虎目含泪,仗剑冲向殷天正,只是因为后者提到五哥。他纯是靠着一股悲愤激动之情而出战,显然十年过去,他的冲动丝毫无损。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小师弟”形象,可惜这个形象的出现次数太少,“光明顶莫七战鹰王”就是他光芒的最后一次闪现。之后矛盾一再转移,武当七侠早已不是中心人物,莫七更没有登场的机会,万安寺群侠脱险时他连句对白都没有,等终于再提到他时,堂堂莫七侠已死于宋青书之手了。

    至于莫七的死,颇令人唏嘘慨叹,我却不然。倒不是讨厌这个人物,具体原因容我后述。

    俞二殷六,如我之前所说,是武当七侠中最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两个角色。金庸在最开始设计武当七侠时,固然是有心让这七人各显锋芒,但同时也早就安排下了俞二、张五、殷六这三人的特殊地位。

    张五其实就是前承张三丰、后启张无忌的一个过渡产品,这里暂不多说。而俞二殷六,则是武当弟子中除张五外最具代表性的两人,若打个比方,就像武当太极功夫中的一阳一阴。

    鉴于本书时间跨度较大,关系两代人的重要角色武当七侠,在斗转星移中也必然要有角色本身的发展变化,因此七侠除在全书开头一起登场之外,根据情节推进,还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再登场”,这样的“再登场”共有两次,一次为张五失踪十年回归中原时,俞二作为代表人物率先亮相;另一次是张无忌失踪十年光明顶横空出世,七侠中最先出现的,则是殷六。

    先说俞二。尽管俞二代表太极之阳,但与金庸创造的同类型英雄相比(例如萧峰),俞二并非一上来便光芒万丈。在全书第三章中,武当七侠先后登场,而俞二从登场到暂时退场,几乎没有任何性格刻划,只是交待有这么一号人物。此人真正的登场亮相,应该是张五一家从冰火岛回归中原的时候。

    即使如此,俞二的这个正式亮相也实在没什么精彩,远的不说,与同一本书的角色相比,其气势场面要大大逊于狮王蝠王等人。更重要的是,这场戏的核心人物是张五一家三口,俞二是万万不能抢戏的,因此金庸不得不在高潮戏过后,才开始交待俞二的性格。

    关于俞二其人,书中写道:“俞莲舟外刚内热,在武当七侠之中最是不苟言笑,几个小师弟对他甚是敬畏,比怕大师兄宋远桥还厉害得多。其实他于师兄弟上情谊极重,张翠山忽然失踪,他暗中伤心欲狂,面子上却是忽忽行若无事,今日师兄弟重逢,实是他生平第一件喜事,但还是疾言厉色,将殷素素教训了一顿,直到此刻师兄弟单独相对,方始稍露真情。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殷素素杀伤了这许多少林弟子,此事决难善罢,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宁可自己性命不在,也要保护师弟一家平安周全。”

    这短短两百字的描写,不但真正树立起俞二的形象,更使读者对这个角色死心塌地、喜爱有加。这种外冷内热型的人物一向都比较受欢迎,这不仅符合“好人要酷,坏人要温情”的新时代审美观,更因为人人都期待有俞二这样一个朋友:平时讲些“逆耳忠言”可使自己保持冷静,而关键时刻他的能力和忠诚则是越过难关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餐社会中,“损友”都已算是难得,何况“诤友”?

    当然,在武侠小说中,人物的武功高低也是构成其角色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俞二是武当七侠中武功第一,自然受读者关注。金庸在随后的贺老三劫子和峨嵋派剑阵两场戏中,特地表现了俞二的高超身手。除了武功,俞二的心思细腻、经验老到、忍辱负重等特点,也越发使读者心折。

    与此同时,其间还穿插了俞二对张无忌的态度感情,俞二默默抱着无忌坐在船头,是一个典型的“严父”形象,恰与之前谢逊对无忌疼爱乃至溺爱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然俞二和谢逊对无忌的感情,并无高下深浅之分,金庸只是将本书主题延伸至书中每一段情节、每一个角落,这里恕不赘述。

    之后从对掌受伤开始,俞二这个人物就暂时退场了,因为还有宋大等人排队等着再登场呢(七侠中继俞二后登场的是谁?没错,殷六)。及至武当山寿宴变丧事,俞二始终只是偶露峥嵘,既不突出也不会被读者遗忘。但在这部分高潮戏中,仍是插了一段俞二的往事,讲述其独创武功“虎爪绝户手”的来历。

    虽然在这场戏里“虎爪绝户手”没被使用,但根据金庸书中“武功代表人物性格”的风格来推断,“猴子偷桃”,哦不,是“虎爪绝户手”的出现,必有其意义。一是根据前文,俞二潜心武学,为七侠中武功第一,那么创造一门杀伤力高的功夫,自是非他莫属,这样写比较合乎情理,易使人信服;二是侧面表现张三丰的修养,其实“虎爪绝户手”与张三丰滋养生息的修炼方式正是背道而驰,但张三丰仍然包容了下来,确有天人合一的大师风范;三是安排伏笔,屠狮大会时殷六即将丧生于周芷若鞭下,俞二危急时刻出手救人,用的正是他这套最狠的功夫;四是借此表现俞二坚毅勇决、绝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的性格,看后面俞二先后迎战宋青书周芷若,下手既不容情,也无片刻迟疑,令读者大感痛快,武当派中做事如此干脆彻底的,怕也只有俞二一个了(或许还有一个莫七,可惜我们不得而知)。

    到了七侠的第二次“再登场”,也就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到场的五侠中四人先后一展身手,只有武功最高的俞二,始终没有特别表现,只在最后说了句很讲道义的场面话。实际上俞二作为武当山第二高手,已足够引人注目,也不需什么特别表现;相比之下,张四虽然有一场打斗,其实却是给殷天正作了绿叶,反不如俞二的高人之慨。

    在这之后,俞二和其他武当诸侠一起沉寂了下去,直到少林屠狮大会这个最终高潮的到来,此段甚为精彩,稍后与殷六同述。(莫七被杀那段,武当诸侠是作为张无忌对立面存在的,人物性格并无突破,所以直接略去不谈)

    殷六本名殷利亨,这个名字从结构上讲就与其余武当六侠不同,而其角色本身也与任侠好义的六侠大相径庭。因此殷六是武当派、甚至可以说是全书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人物。

    他甫一登场就表现出性格软弱的特点,面对重伤垂危的俞岱岩,自张三丰以下无人垂泪,唯独殷六放声大哭,而且不止一次,恰与其余几人坚强稳重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当然最终宋大也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而对大多数读者来说,生为男性就是要坚强的,所以爱哭的男人并不是一个讨喜的形象,如宋大那般的铁汉垂泪才易引起同情,殷六这种动不动就哭的男人,反而要让人瞧不起了。

    然而这个角色的魅力,恰恰来源于他看似软弱的性格,而从书中后面的描写来看,殷六也并不仅仅是软弱而已。且看张五回归中土后殷六的第一次再登场:他一见殷素素的面,就称后者为姐姐;他对张五非常依恋,十年不变;他像大姑娘一样害羞,别人哪怕只是提到未婚妻的名字,他也会满脸通红;俞三受伤时哭得最伤心的是他,张五回山时笑得最开心的也是他。

    由此可见,殷六其实根本不是软弱,而是真诚,他丝毫不会作伪,所有感情都直接表露于外,高兴就笑,伤心就哭,所以才给人软弱的印象。这个角色待人以诚,生性天真,爱憎分明,怨来直去,实是《倚天》中天字第一号的纯洁人物。也许用“纯洁”这个词来形容一个男性——尤其是成年男性——并不太合适,但在《倚天》这本书里,人人心机深沉,尤其女人们,个个应了殷素素的遗言,“越是好看越会骗人”,唯独殷六,从头至尾,纯真得令人难以直视。

    在这一段中,有两处最有意思。一处是张五向师兄弟们说明当年龙门镖局惨案真相时,殷六说道:“是啊,旁人问起来,五哥只须说那些人不是你杀的。你又不是撒谎,本来不是你杀的啊。”无独有偶,就在不久之前,殷素素也向俞二说过类似的话。在这一刻,殷六的形象与殷素素重叠了起来,也就表现出了他的本性:殷六其实不是宋大俞二那样的儒士,要受什么道德规范的条框限制,他和殷素素一样,从骨子里就是个狂士,喜欢谁就对谁好,他是由天性指引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道德。

    类似的情况表现在另一处,也就是六侠商量“真武七截阵”谁来补俞三的缺,金庸在这里使用了“默写”这个颇富戏剧性的表达方式,六侠中五人都提议殷素素,唯独殷六体谅殷素素生病,在掌心里写下“纪姑娘”三个字,却又害羞不愿给人看,这种样子既真诚又可爱,更是令人感动。他不懂得像张四那样放长线钓大鱼,他只知道要对五哥好,对五嫂好,想法简单,感情纯真。

    然而这样一个纯真的形象,在殷六的第二次再登场中被彻底颠覆了。且看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的殷六:

    “便在此时,蓦地里青光一闪,一柄长剑从殷梨亭手中掷出,急飞向北,如风驰电掣般射向那道人背心。那道人陡然惊觉,待要闪避时,长剑已穿心而过,透过了他的身子,仍是向前疾飞。那道人脚下兀自不停,又向前奔了两丈有余,这才扑地倒毙。那柄长剑却又在那道人身前三丈之外方始落下,青光闪耀,笔直的插在沙中,虽是一柄无生无知的长剑,却也是神威凛凛。众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无不神驰目眩,半晌说不出话来。待得回头再看殷梨亭时,只见和他缠斗的那个魔教道人身子摇摇晃晃,便似喝醉了酒一般,抛下了双刀,两手在空中乱舞乱抓,殷梨亭不再理他,自行向峨嵋众人走来。他跨出几步,那道人一声闷哼,仰天倒下,就此不动,至于殷梨亭用甚么手法将他击毙,却是谁也没有瞧见。”

    和殷六拼斗的不是什么明教高手,但这一场却战得如此惊心动魄。令人震惊的并非殷六的武功,而是他的狠辣。

    武当弟子幼受庭训,对敌时一般不会随意下杀手;而以殷六的性格来说,不要说杀人,就是杀鸡恐怕他也不敢。倘若这一战中的是俞二莫七,倒不意外,甚或是宋大张四,勉强也能接受;然而偏偏是殷六,是那个像小弟弟一样粘人,像大姑娘一样害羞,笑起来如婴儿般纯真的殷六!

    十年的痛苦煎熬,十年的仇恨侵蚀,已将这个爱哭爱笑的殷六侠,变成了恶鬼索命的冷血杀手。

    金庸对情节的编排兼具大胆和细腻,殷六的这个亮相给其人物形象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同时也表现出殷六对明教的痛恨,其中更隐含着他对纪晓芙十年不变的爱恋。正是因为之前殷六纯真形象的铺垫,才使他在这里的转变显得非常自然:他的恨和爱一样,简单真诚,刻骨铭心。

    然而这种描写是任何一个普通作家都可以做到的,金庸的优秀之处在于,他从不单纯展现人物性格或推进情节,而是将角色的命运融入其中,更将角色放入一个群体中探讨,而不是只将其视作简单的个体。

    就在殷六再登场的这一章里,于殷六独毙三人之后不久,又出现了一样的以一敌三的场面,这次的主角则是宋青书。之前殷六的挥洒自如,到了宋青书这里却变成左支右绌。这种颇具戏剧张力的情节安排,显然并不仅仅是巧合。实际上,在角色登场时就暗示其命运,正是金庸的拿手好戏,就像《天龙八部》里刀白凤登场时对她“观音菩萨”的评述,以及慕容复登场时那颗“盘旋上天,直线落下”的棋子,都有这样的深意在内。

    在宋青书这里,将其置于殷六之后登场,并暗含比对之意,也是再明显不过的。因为宋青书的命运和殷六是如此相似:两人都是武当弟子中的杰出人物,两人都对灭绝师太的爱徒一往情深,而那两个女子偏偏都不爱他们,也偏偏都分别喜欢上了“明教的大魔头”,灭绝师太又先后命令这两个爱徒去消灭“大魔头”,从而铸成两段爱情悲剧。

    这一切的一切,在宋青书登场时就已暗示出来了。他与殷六的区别只在于,殷六有杨不悔来解救,而宋青书,难道也等上十几二十年去见什么张不悔么?

    当然,真正造成这两人不同命运的,是其性格上的根本差异。《倚天》中除了描写亲情友情之外,也延续了射雕三部曲的风格,着重描写了几段爱情,其中包括了张翠山与殷素素、张无忌与赵敏等四人、杨逍与纪晓芙、卫璧与朱九真武青婴、阳顶天夫妇、金花银叶夫妇、胡青牛夫妇等等,当然还有宋青书与周芷若。在这些感情当中有一个共通点,实际也是《倚天》爱情的特点,就是男方总处于被动的位置,女方则是主动的。唯独有一段感情与全书格格不入,那就是殷六对纪晓芙(杨不悔)的爱情,在这当中殷六始终处于积极位置,这也是他最后能赢得杨不悔芳心的主要原因。

    殷六的积极正是来源于他真诚的性格。尽管十年相思对他的心理有一定影响,但其纯朴的天性却丝毫无损,这也是他和宋青书乃至张无忌乃至所有人的根本区别。在宋青书登场后,又有一处小细节将这二人作了对比:宋青书不明白天鹰教为何不帮五行旗,因此被殷离抢白,他“脸一红,默然不语”;灭绝师太虽然想问,却顾念身份,“终于忍住”;只有殷六,毫不犹疑的直接开口请教,之后又恭敬道谢。在殷六心里,自己并不是什么前辈高手,殷离也不是晚辈或俘虏,所以可以不耻下问。宋青书却受到身份道德甚至面子等世俗观念的约束,不如殷六那样毫无顾忌。

    对待爱情也是一样,殷六可以不管杨不悔是仇人女儿,不管正派和明教的纷争,喜欢上就只是一追到底;宋青书却要装模作样保持君子形象,想看不敢看,喜欢不敢说。就好像鲁智深和林冲,同是造反,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其命运不同,也就理所当然了。

    讲到这里,结论已经很明显了。殷六其实就是《倚天》中的杨过,唯一的区别是,他的境遇比杨过好很多,师傅慈爱,兄弟相亲,所以他不像杨过那么偏激,也少了待人的机心。不夸张的说,倘若杨过生在武当,那么也就是殷六这个样子了。在武当派的一群迂生腐儒中,居然出了殷六这样一个异类,也算是个奇迹。然而在光明顶上第一个认出张无忌的,恰恰就是这个异类,只因殷六和杨过一样,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所以在接受感情方面,也比他那几个儒家师兄弟敏感得多。

    终于轮到要讲这最后的高潮“少林寺屠狮大会”。本文的主旨,是简单分析金庸的群像创作特点,而如“屠狮大会”这样的大场面,恰恰是检验作者控制群戏能力的最佳段落。

    众所周知,金庸对于大场面的塑造一向驾轻就熟,从《飞狐外传》的“掌门大会”到《神雕侠侣》的“英雄大宴”,从《笑傲江湖》的“封禅台”到《天龙八部》的“少室山”,或是高潮迭起或是荡气回肠,戏谑处引人发噱,悲壮处催人泪下,每个都是书中的经典段落。

    然而相比之下,本书的“屠狮大会”并不特别出色。盖因上面举的几个例子,都是将书中的主要矛盾积攒至一处后迸发,而《倚天》中的“屠狮大会”,已少了之前光明顶和武当山的正邪相争、儒狂对立,矛盾的核心变成张赵周三人,及其背后的武当峨嵋数代恩怨,儿女情长之下,自不免有些英雄气短。

    尽管如此,金庸的文字功力仍将这一段处理得张力十足,其“欲扬先抑”的手法再次令读者大呼过瘾。本章先是描写张无忌屡次受辱、周芷若花插牛粪,接着峨嵋派心狠手辣,先后用雷火弹炸死司徒千钟和夏胄,力压全场,兼且蛮不讲理,正应了孔圣之言。

    至此,峨嵋派仗着个莫名其妙的雷火弹,在堂堂天下武学之源的少林寺,当着数千群雄的面,生杀予夺,竟是无人敢撄其锋。唯一可与之相抗的明教,也因为教主婆婆妈妈魂不守舍,而对这等作威作福滥杀无辜的惨剧视而不见。就在这读者不断扼腕叹息的时刻,俞二殷六登场了。

    面对犯上弑叔的宋青书,俞二的内敛和殷六的真诚又一次形成鲜明比照。俞二心思细腻,立刻认出了宋青书的真实身份;而殷六则当众大哭,毫不顾忌自己堂堂殷六侠的声名身份。对他们而言,“犯上弑叔”只是个罪名,重要的是宋青书杀了他们多年亲逾骨肉的好兄弟,就算面前是十个峨嵋派上万雷火弹,他们也必会站出来讨还这笔血债。

    金庸的铺垫功夫作得甚好,因此当俞二站起来说话之时,读者就已忍不住担心他们是否会步司徒夏胄之后尘,果不其然,俞二一句话没说完,杀人灭口的雷火弹已经飞到眼前。在这读者又是担心又是愤慨的时刻,金庸借俞殷二侠之手,再次展现了张三丰太极拳的高深奥妙——那令群雄噤若寒蝉的雷火弹,被武当弟子堂堂正正的挡下了。

    俞二殷六在这里为武当派挣足了面子,即便是之后明教五行旗的操演,也不过是借助器械,虽然声势惊人,但比之俞殷二人的凛然正气和真实武功,不免落了下乘。

    写至此处,金庸并不直接激化矛盾,却笔锋一转,描述宋青书如何依靠“九阴白骨爪”大显神威,连毙丐帮两位长老,其间穿插了张无忌范遥苦心研究如何破解,再次将张力扯了个十足。因此当宋青书再次出战时,俞二那毫不华丽惊人的登场,却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蕴藏其中的力量。且看原文:

    ……范遥叫道:“让我领教峨嵋派的绝学。”正要纵身而出,突然一个灰影一晃,站在宋青书之前,向范遥道:“范大师,请让我一让。”只见此人气度凝重,双足不丁不八的站着,抱元守一,正是武当二侠俞莲舟。范遥见他已然抢出,又知他是教主的师伯,自不便与他相争,说道:“范某今日有幸,得观俞二侠武当神技。”俞莲舟道:“不敢。”

    宋青书犯上弑叔在前,峨嵋派杀人灭口在后,当此之时,俞二必已下了死战到底的决心,但他坚如盘松的性格,使其越是面临危难,越是加倍的冷静镇定。因此他才会在生死相搏之前,仍是对范遥谦冲有礼。

    接下去的打斗一扫前面积攒的怨气,俞二占尽上风,最终下手更是毫不留情。表面上看其行为与儒家一贯的处处忍让、留人余地的行事标准大相违背,实际上却暗示了儒士与狂士的互为表里、互相转化。

    金庸在俞二之前塑造的儒侠,于关键时刻总是带着超然的理性,如陈家洛放过张召重、郭靖数次饶欧阳锋不死,这些都表达了儒家自律平和的处世原则,然而这种理想化的原则往往不能感化坏人,反而遗祸更深,这时就需要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的狂士来平衡,恰如郭靖黄蓉、张翠山殷素素的组合。

    而本书的俞二,则同时具备了儒士的理性和狂士的极端,是金庸心目中最理想化的英雄,从这个角度来说,俞二实际上是萧峰的雏形。

    俞二要结果宋青书时,周芷若半路杀出,矛盾随之升级,演变成武当峨嵋的正面冲突,俞二则暂时退避,由武当派中与峨嵋感情最深的殷六接战。此处着重描述了武当二人的心理变化,既增加了情节张力,更使这两个人物形象越发丰富立体,可称得上是本书关于武当七侠描写中最精彩的段落。

    此段原文过长,恕我不再援引,有意者可翻看原著一阅。这里的俞二将金庸的理想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前所述,既有理性(自己先死,六弟未必能斗;六弟先死,自己或能报仇),也有极端(下定决心,倘若六弟死于周芷若手下,自己一定拼个同归于尽);而殷六的心理活动更加精彩,他“想起妻子杨不悔已有身孕,不由自主向杨逍与张无忌这边望去,转念又想:‘我死之后,不悔与孩儿自会有人照料,何必婆婆妈妈的去嘱咐求人。’”在这一刻,殷六既是一个情深意长的丈夫父亲,也是一个勇敢果决的男儿好汉,短短几句话,如此复杂的形象便已跃然纸上。

    在《神雕侠侣》中,金庸曾借郭靖之口表达了一个经典的儒家观点:“一个人要面临大事,真正的品性才显得出来。”而这里,恰恰是表露俞二殷六真性情的地方。俞二的部分前面已经说了,而殷六,此前的表现一直是性情随和、软弱怕事,唯在这生死关头,却显露出了坚强的韧劲,他之后与周芷若的拼斗,也将这种韧劲化入武功中,一手太极剑法发挥到极致。恰如俞二的判断,“武当派武功讲究愈战愈强,时刻拖得越久,越有不败之望。”倘若一直这样斗下去,只怕殷六的赢面还要多些。

    然而真正的结果我们已无从得知,周芷若突出奇招,使殷六身陷险境,俞二立刻出手,将什么单打独斗的规矩抛诸脑后,既救师弟,又下杀手。当这生死悬于一发的瞬间,俞二只怕不会想起,十年前的长江之边,他曾从峨嵋剑阵中救下了五师弟一家,而今天他又从峨嵋掌门鞭下救出了六师弟,也为了七师弟将峨嵋掌门的丈夫打成重伤。因为这些师弟,俞二与峨嵋派恩怨纠结,从未停歇。

    至此关于俞二殷六的分析也告一段落,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书中曾有“殷梨亭最怕二哥”的字句,实际上殷六对待俞二的感情,就像杨过对郭靖一样,畏惧中更多的是敬爱。

    若将这二人放到现实中,那么俞二适合作朋友兄弟,殷六则适合当丈夫情人,且两人均为上上之选。

    在本文开头,我曾将“武当七侠”与“江南七怪”对比,其实是不妥的;更贴切的比较,是“武当七侠”与“全真七子”。这十四人从背景到行为,再到武功修为,全都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在金庸笔下,这十四人均是举道家之名而行儒家之实,所以可以将“武当七侠”看作“全真七子”的进化版本。

    更有趣的是,全真七子教出了杨康,武当七侠则教出了宋青书,二者都是失败的儒侠典型。

    同时,在《射雕》后期已可以看出金庸对“全真七子”的力不从心,七子中只有马丘王三人最夺目。而到了《倚天》,尽管金庸试图表现得一碗水端平,七侠最终仍不免步七子后尘,俞殷光彩远胜余人,相信最先发觉这一点的就是金庸本人,所以他索性在最后的高潮中只让这二人登场,这样反而更便于集中笔墨,不致分散矛盾,就好像《射雕》最后的华山论剑只由丘处机出场来代表全真七子一样。

    甚至莫声谷,我妄自揣测,也是死于这种创作上的文思枯竭。这是可以想见的,本书后期,金庸的笔力已无法完全顾及七侠剩下的全部六人,那么杀掉一个,既可以使矛盾突出(关于宋青书部分),又可以减轻创作压力,是一箭双雕的妙招。我记得曾在网上某处看到,有人猜测金庸写死莫声谷时心情一定很沉重,我却觉得,那时金庸的心里很可能是二分无奈却有八分轻松,甚至嘴角边会带着如释重负的微笑,嘿嘿嘿……

  • 历史给予我们的是面对狂涛怒浪时的勇气和智慧

    作者:achowes 发布时间:2017-01-02 20:17:55

    战后的世界

        1944年,战后的世界亟待复苏,成立了一个双挂钩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在成立之初发挥良好,全世界一片废墟,都牟足劲想要发展经济,稳定的汇率来指导生产和贸易必不可少。

        有贸易与资金流动,必然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存在也能让逆差国家获得融资,维持发展。

    内生不稳定性

       世界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货币,但是黄金的开采量受限。世界需要更多美元,但是美元囿于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不得增发。

        美国承担发行货币的责任,这需要自律性;当货币政策与国内需求(赤字、就业、政治周期)冲突时的抉择,通常国内需求优于国际责任考虑。

        1960年,出现第一次黄金危机,美元对黄金贬值,但在干预下保持稳定。

        为防止资金流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约翰逊政府加强管制、加强税收。但因实际执行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寻找浮动汇率改革的可能性。

    浮动汇率改革推行

       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希望一次性贬值, 日、德因贸易等原因,不得不接受相应的升值条款。但美国国内通胀难以治理,美元寻求第二次贬值。石油价格上涨(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日本作为资源进口国,本币再次升值有利于资源进口,国内反对声音小。

        全球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美国呼吁德国、日本开展刺激,形成火车头战略。

        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美国通胀难以忍受,卡特政府实施反通胀计划,经济衰退。高利率、低通胀,产生了极高的实际利息,美元升值。

        通胀得到抑制,资源价格开始下降,墨西哥、巴西等资源出口国的高负债率暴露,难以偿债,金融危机。

        美元寻求再次贬值,广场协议签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存在割裂,各国难以达成统一协定。

    日、德处境与当今中国处境的分析

        相似处:1、出口导向 2、贸易保护倾向升温 3、GDP增速下台阶

        不同处:1、日、德没有争夺世界霸权的基础和想法 2、从行天丰雄的视角来看,日本面对与美国谈判时,是乐于做为一个“被推动者”的角色的。

    个人随想

        之前想来,政府在保汇率还是保资产价格的选择题上,毫无疑问选择保资产。

            原因一:国内的杠杆加在居民身上,贷款大多以房产为抵押。中小企业能获得的低价贷款,多数以房产为抵押。房产价格的下跌,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链条式崩溃。这里又不得不说到农地了,不像城市中的住宅、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农地集体所有,农民是基本不可能贷到款。

            原因二:中国作为出口导向的国家,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贬值能够促出口,维持GDP增速。

        但是现在看来,让人民币继续贬值是个很难实现的任务。首先川普之前就表态中国政府蓄意扭曲汇率,使人民币低估。虽然川普是个大嘴巴,但是也不妨视为一种表态:中国若是维持这种态度的话,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难以避免。其次从历史经验看来,世界上并没有如此大的市场,创造出一个能吸收13亿富裕梦的需求。

        眼看资产不保,在这里漫想,如何才能让泡沫的破裂能够忍受。在我看来房产是现在泡沫最严重的资产了,为了减缓破裂的速度,最近增加了不少管制,房产限购、外汇限售。若要说解决方法,大概只有经济持续增长,吸引足够多的资金进入中国。资金是逐利的,只有让它看见回报才能够吸引。

        为了保增长,促进国内消费是一个大家都乐见其成的方案。里根政策,减税减福利,导致储蓄下降、消费增加。从政策来说,减税也是最容易达成的改革。乐观的说,企业方面统一营改增就是在为税收的变革做准备;关税下降就是和国际做个“ 你好我也好 ”的交易,不会让人揪着人民币低估的辫子不放。按照之前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的分成来看,统一改为增值税会使地方政府脆弱的财政再受打击,此时分权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改革需要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再分配问题,那钱从哪里来呢?结合最近的新闻看,央企减少、国企混改来说,还是需要出售国有资产,发行国债来获得最为靠谱。从美国的一系列发展经历看,对外发债并没有这么可怕,货币成为信用货币后,为之背书的不再是资产,而是信用了。

        以上接为按路径阻力最小的发展情况的臆想,到底会如何发展,还需静待观察。最后引用一句trustno1的话“ 当我们阅读这些前人的历史档案,我想,我们需要寻找的显然不是,前人地图上圈出来的几处旧锚地,历经数十年,避风港可能早已是危机四伏的魔鬼之角。我们需要寻找的恰恰是他们当年面对狂涛怒浪时的勇气和智慧。 ”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56+)
  • 书籍多(212+)
  • 不亏(430+)
  • 服务好(167+)
  • 下载快(645+)
  • txt(287+)
  • 章节完整(623+)
  • 图文清晰(188+)
  • 无广告(152+)
  • 体验差(429+)
  • 字体合适(453+)
  • 中评(554+)
  • 微信读书(343+)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 2024-11-21 21:32:1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濮***彤: ( 2024-11-08 00:04:5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养***秋: ( 2024-10-30 06:24:11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堵***洁: ( 2024-11-22 14:29:51 )

    好用,支持

  • 网友 孙***夏: ( 2024-10-31 03:35:17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曾***玉: ( 2024-11-22 02:22:1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师***怡: ( 2024-11-20 11:47:3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陈***秋: ( 2024-11-06 10:11:0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居***南: ( 2024-11-06 04:35:42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晏***媛: ( 2024-11-15 07:36:14 )

    够人性化!

  • 网友 孔***旋: ( 2024-10-26 10:10:1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