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0055393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9787510055393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 庄常飞 发布时间:2011-07-09 00:10:16
本书很流畅,但缺点在于讲的东西新内容很少,所以只是偶尔有养分而已,当然如果5年前看此书感觉会很不一样,所以timing是真重要的
-
作者: 魔云兽 发布时间:2014-01-20 19:24:51
案例都非常有意思。看起来异军突起的新事物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苹果能够干掉诺基亚?
-
作者: 沐沅步步 发布时间:2014-06-23 00:12:46
好像相片都会比实景好看,是因为PS吗?张掖有湿地和彩色丹霞。
-
作者: 行摄千山 发布时间:2010-12-08 20:56:56
讲述透彻,来龙去脉剖析清楚,观舞建议中肯实用,超过同类其他教材。
-
作者: 宇 发布时间:2024-01-10 19:41:18
成长,不过如此。这书注重实践,你不行动,没用。其次,就是这是我读的写反馈写的最好的一本。
-
作者: ⛰️寂澄 发布时间:2017-10-18 19:19:35
诗意的小说。
深度书评:
-
写《创造共享价值》这三年——一个拖延症患者的反省
作者:OLIVE 发布时间:2018-03-25 19:49:49
这本书写了三年,中间除去我个人工作变动导致的耽误和采访所需的时间外,大概所有的拖延都是因为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或者说不知道以什么逻辑和原则来处理我通过采访获得的大量资料。
描述一个有150年历史、30多万员工,拥有两千多个品类的全球最大食品公司绝非易事,目前我在市面上能查阅到的和雀巢有关的中文书籍极少,英文书籍也是如此(大概欧洲这方面的书多?那就不得而知了)。我自己的感觉是,这类历史太长(又是上市公司而非家族企业)的公司非常难写,因为资料太多,并无什么创始人家族的秘辛,经营手法稳健,在不同阶段参与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也太多。
从出版人和写作者的角度来说,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在这类公司的历史中如何找到戏剧性事件或人作为切入点来串起整个公司的历史——也就是你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写它”这个问题,然后才轮到去面对“到底如何写它”。
一个作者如果真的遇到谷歌的佩奇、布林或者施密特、星巴克的舒尔茨、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乔布斯、711的铃木敏文这样戏剧性的创始人,再配上发展历史不到50年的企业,那是写作者的福气——因为公司的发展历史主线清晰,创始人可以作为核心线索引领整本书的节奏。如果碰上稻盛和夫、褚时健这个级别和岁数的,你干脆拿个本子带着耳朵去当录音笔就行——他自己已经全部想清楚了。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雀巢进入中国已经30多年了,有3万多名员工,卖着几百种品牌产品,建立了34个工厂、4个研发中心,收购了一堆合资企业,并且拥有大量通过耐心与长期农业政策建立起来的农业社区。这个企业如此庞大的体量和繁杂的业务线,基本上是由一套极为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支撑起来的——在每个时段里,你几乎都找不到特别明显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大家虽然恪尽职守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无论调职还是轮岗,基本是按照大公司的成熟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活着的,影响过公司发展进程,做出决定性贡献的BOSS都在海外而且退休了(他们的多数决定也跟中国毛关系也没有),更不可能有创始人采访的存在——除非乞灵于降神会。
我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学到一点,遇到类似雀巢这种历史太长,管理制度又特别完善的企业,想依靠大量采访来获得灵感的结果可能是双面刃。有的时候,采访的人越多你的脑子就会越乱,尤其雀巢这种产品多业务多,有无数条端到端的供应链而且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如果不拎出一条逻辑或情感主线将其串起来,采访到100人左右的时候,大量资料带来的焦虑几乎是灾难性和压倒性的。
雀巢的态度是完全的开放,完全的不干涉,而且说到做到。他们在帮我寻找采访对象时表现出了超凡的效率和职业精神——在一个3万人的公司内部,帮你寻找30年内曾经对各项业务有影响的人,绝对不像我在这里写的这么简单。然而,对方的宽容和从容精准的职业态度,让我在写到中段的时候更加焦虑——觉得“对不起大家我真的认怂写不出来啊不如算了吧啊啊啊啊啊”,那个时段,真的是坐在家里面对电脑焦虑得一天一个字没写,但是还要坐在那里耗着,出门去玩(偶尔)怕到不敢发朋友圈(捂脸)。而且每天要嚎几十次“完了完了完了”,所以家人和朋友都在最后忍无可忍要求我在书的末尾致谢他们,因为光是听我嚎“写不出来”就够受的——人家心理医生是收费的,他们免费不说,还得对我进行心理疏导。
最搞笑的就是,图书编辑在这个过程中都生娃养娃了,不少书中的雀巢员工到我写完的时候都辞职或者调职了,朋友的孩子大学都毕业了。然后,大家看到我居然还在这里战拖的时候,全部一脸:“哗,你居然还在搞这玩意”的表情(老实讲,我的密友们都挺善于插刀的233333333)。经此一役,关于我战拖的故事大概都成了朋友圈里的“神话”了。其实我还是要弱弱为自己辩解一下的,3年里我还是写了不少东西,工作量不小,但主要因为没想清楚,花在雀巢身上的时间被分散掉了。
我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这玩意是搞不出来了吧”,我自己有一段也是这样,觉得不如干脆认怂算了。
我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想通到底用什么方式去写,而且也没有参照系。这本书其实算是雀巢中文资料中唯一的一本,高兴的时候想hing不论质量如何,以后所有人写或者研究雀巢大概都得先越过这本书……焦虑的时候就想啊啊啊啊啊啊你们大家干脆跨着我的尸体过去算了。
而这件事情自己不想通是完全没办法进行下去的,就好像拼乐高没图纸一样。
我认真尝试过是不是要用企业史的方法来写,但最终忍痛放弃推倒重来。原因很现实,我估算了一下,目前这本书的采访量是100人不到,如果要做一部企业史,无论从采访人数、参考资料还是找到关键人物的数目来看显然都是不够的。雀巢有着极为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这居然也给我带来一个问题:在这个企业里,人事更迭是很正常的事情,除去中国的前几任CEO与主要的管理者(穆立是非常特别的一位),这个公司根本不存在类似苏敬轼之于百胜集团这种“没他就不成事”的决定性人物,更何况我基本也找不到这些人了——从进入中国开始,当时年富力强坚持工作30年的人基本都退休、离职或者调职到各个国家去了。雀巢的中高层的职业经理人们(包括中国员工)一向都有经常改换工作地点的习惯,这也是这个公司为什么持续150年都能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
更何况,我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越来越感到,最重要和有趣的不是雀巢如何进入中国如何发展的故事,更有趣的是这公司如何强力地制造出了一种企业文化,让自己的价值观贯穿了所有员工的职业生涯,我需要找到一个关键词或者概念来解读整个公司的战略和日常经营行为——最终,我决定用《创造共享价值》来点题和串起整本书。
就没办法,不能认怂啊,否则怎么对得起那些百忙中抽时间给我讲自己10年、20年工作经历的雀巢人。
其实到了最后,能鼓舞我的,真是雀巢员工日常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看看采访录音纪录就能回到当时的场景里去)。在云南普洱,我看到农艺师花了十多年时间写了38本工作日记,纪录下了当地种植环境变化的点点滴滴,从不松懈。在工厂里,我看到人们日复一日地质检,完善生产线管理和寻找更高效的工作流程。我也看到研发人员们投入全部精力去做一个也许一年两年就会被常规淘汰的新品,销售们日复一日地卖一杯杯的速溶咖啡一块块的巧克力一瓶瓶水等等产品,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天天要应对各种突发与莫名其妙的事儿……每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相比这些做着实业,早出晚归,真正为消费者制造出了点什么的人们,我每天蹲在书桌前敲字还是简单的吧。
于是我把心一横,决定不认怂,继续往前努吧,反正应该用不了十年【喂,你快够。
写这本书的过程是非常非常纠结而且焦虑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我学会了取和舍。明白了在这样一本书里,什么事儿归我解释,什么事儿不归我解释。显然,我只负责将这个公司的主流逻辑与长期行为之间的结合过程解释清楚就好了,它每一天发生日常的事务不归我管——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食品公司,从农业原料生产、工厂制造到销售,日常事务有多么繁琐,员工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我算是看到了,而且对这些坚持工作了几十年的人心怀敬意。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尽量用到所有故事,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漏掉了很多很多。那些能在这个公司中工作十年、二十年的人们都是巨大的宝藏,他们在讲述的时候,无论人品还是故事都让我作为倾听者产生了共情与共鸣——这个取舍是我在最后权衡使用材料时感到最为痛苦的事。
最后,还是把我的后记贴出来作为结束吧。
——————————————————————————
开启“创造共享价值”之旅
作为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跨国食品公司,雀巢对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总结原因有如下两点:首先,食品市场是高度开放和分散的,各个地区人群口味的形成混杂有传统、好奇心、消费能力、全球化等各种各样的复杂因素——从古至今,几乎没有政府或组织可以决定本地区的消费者们吃什么,不吃什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关食品的竞争是最为公平、自由和激烈的。
即便是在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雀巢,所占市场份额也不到5%。也就是说,雀巢是费尽千辛万苦之力,在各地应对了大量本地和跨国对手的激烈竞争,才获得了如今的规模与成绩——按照雀巢员工们的说法,这一地位是靠“一杯杯卖咖啡”、“一条一条卖巧克力威化”赢得的。
食品企业做的是“花小钱”就能让人开心的业务,在这一领域,几乎不存在暴利和一夜成为第一的神话,这就意味着雀巢必然有自己独特的战略眼光、管理方法和创新系统来应对各个区域顾客的口味和消费趋势的迅速变化。
其次,正如在中国云南省推广咖啡种植那样,雀巢在全球各地都有创造一条“端到端”的食品供应链的独特实践。这种供应链与通常人们所熟悉的“订单农业”不大一样——雀巢更强调小农户的利益和自由选择权。
人类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在著作《国家的视角》中比较过大规模专业化单一品种种植和农业社区中传统的多元栽培,他认为,多元栽培能够抵御天气和害虫的侵害,还可以改善土壤,并且能够让农户得到肯定的长期利益。雀巢支持小农户加入供应链,并不断帮助他们提高农业技术,会让斯科特所提倡的多元栽培获得更多实践的可能。
能做到这一切,除去需要雀巢有足够的规模优势和雄厚的资本,可以长期坚持自己的农业政策之外,更需要它有一个稳固坚实的价值观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要知道,种植业和畜牧业与大自然的规律息息相关:果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结出果实,奶牛也需要三年才能产奶,采用轮耕的土地每三四年是一个劳作周期。如果在这些工作中贸然做出短视的选择,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反噬。
在农业活动中,季节的更替与气候的变化,远在人力所及范畴之外,更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和自身的渺小。在飞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高科技产业遵循的“摩尔定律”,这种感受似乎更能触发人们对企业发展的节奏进行重新思考。业务与农业相关的企业,都会很自然地从更为长远、负责和谨慎的角度去规划自己的生产和发展——这类独特的价值观是如何产生,并支撑了企业发展的,毫无疑问是一个吸引人的命题。
用拟人化的比喻来说的话,雀巢的“性格”有明显的两面性:除去耐心、务实、审慎、注重中长期发展以外,它还推崇开放、自由,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与创造力。这两种近乎矛盾的气质究竟能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个企业身上?如果可以的话,雀巢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对此感到极为好奇。
因此,当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董玉国邀请我撰写本书时,我觉得这是一个近距离观察雀巢的管理和运营的好机会:既可以总结出一个运转了150年,一直保持良好状态的企业的成功秘诀;也能够探寻雀巢这一独特“性格”的成因。
我的雀巢探索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一旦深入员工进行采访,我便意识到,雀巢在2008年正式、清晰地向外界传递出企业发展将要遵循“创造共享价值”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它不但能够回答我之前的种种疑问,还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有150年历史,在8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近500家工厂,有超过33万名员工的庞然大物。
因此,理解和研究雀巢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探寻“创造共享价值”之旅。
在提出“创造共享价值”之前,由于瑞士企业特殊的“性格”和独特的成长历史,雀巢的价值观和经营之道与这一理论本就大体相吻合。通过10年的努力,雀巢逐渐将这一理论与企业的价值观和管理原则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一旦明确了“创造共享价值”这一原则,雀巢的取舍无论在制定中长期战略还是日常管理运营上,都变得更为明确和“有据可依”了。
而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雀巢的“性格”也成为了雀巢员工们典型气质的一部分——“创造共享价值”带来的影响对于员工们来说是极为深远的。在采访中,我总是能听到雀巢员工在谈论自己的工作成果或面对问题需要作出判断时提到:“这(样做)其实就是‘创造共享价值’。”
因此,本书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实践“创造共享价值”这一理念,并通过日常的工作,不断为它添加入崭新内容的雀巢员工们:在田间和牧场帮助农民改善农业技术的农艺师们;在工厂认真对待每一个产品的员工们;在研发单位里推出应季新品或进行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还有那些为了将奶粉、咖啡、糖果和冰淇淋等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日复一日努力工作的采购、销售、市场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员工们等等。
正是他们,最终将这一概念转化为了日常一点一滴的工作实践——这些实践反过来也成就了雀巢如今的地位,并有可能在下一个10年中让它在激烈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
我希望,通过本书,我能够初步解读和探究雀巢与“创造共享价值”这一理念之间的关系。让读者们逐渐理解雀巢中国是怎样成长为一个拥有34家工厂(包括合资公司在内),5万多名员工的企业,以及它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灵活管理这一庞大的组织的。
我相信,每一个对“开放”、“多元化”、“创新”、“长远眼光”、“成长型思维模式”等概念有所憧憬,并且试图将其纳入自身基因的企业,都有可能获得启发,开始自己通向卓越和“百年老店”的奇妙旅程。
汪若菡
致谢
我的采访不但涉及了雀巢中国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包括了雀巢在华的研发中心、工厂系统,以及长期驻扎在黑龙江双城和云南普洱的雀巢农业服务部——事实上,我目睹了雀巢著名的“端到端”(从田间生产到消费者餐桌)的一条完整食品供应链的运转过程。
我还探访了雀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例如徐福记、太太乐、云南大山、五羊等等。
在采访中,我对那些为我详尽解答疑问并真诚讲述自己故事的雀巢员工们充满了感谢。遗憾的是,由于本书的篇幅有限,被采访的员工的故事和名字未能全部在书中出现。因此,在这里,我将所有帮助过我的雀巢员工(含合资公司)一一列出,以使读者知晓他们在本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这些接受采访和为我提供帮助的雀巢员工中,一些人在成书过程中已经调换了职位或者离开了雀巢,在本书中,为保持内容的连贯性,我使用了他们接受采访时担任的职位和头衔。
阿方索 安晓燕 卞革 蔡贞贞 陈琨 陈云雀 狄可为 邸雪枫 董玉国 杜克 冯沛霖 冯自卫 高丹 葛倩 郭薇 郭迎 汉斯 韩硕 韩飞 何彤 洪志坚 华德曼 黄圆圆 黄珺来 侯家志 贾本汉 贾凡 贾梅 贾建泷 姜冬冬 姜树立 季文武 季建平 柯立勤 连慧萍 李慧 李光 李申 李孙强 李文军 李云萍 廖秀桂 刘金辉 刘刚 龙沛湘 吕杰龙 陆明 罗珏成 马世杰 马洪强 梅小侃 宓慨 南吉硕 欧阳凯 瞿云 潘旭 裴红兰 荣耀中 苏洲 孙莉 孙天珍 石欢 滕红 王军宽 王雷 王卫东 王旖 王遥 王宙 魏穗芬 卫航宇 吴继萍 吴涛(女) 吴涛 邬特 覃玉 钱金瑞 谢敏 许喆 徐沆 徐红伟 杨菁华 杨松绿 闫维 余恺 张锦达 张美群 张文君 张兴 张旭 张振东 张志弘 赵酉酉 郑世友 周洪波 周楠 周炜 朱美玲
我要感谢雀巢公司之外拨冗接受我采访的人们,他们分别是:
四川省郫县唐昌镇竹瓦小学的全体师生
在黑龙江双城和云南普洱从事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咖农和奶农们:刀斌、张奎、焉文勇、郎义强、夏云柏
云南省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副局长刘标以及退休政府官员李忠恒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
水资源教育(WET)项目基金会副总裁 John Etgen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范黎波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单绍骏
我要特别感谢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副总裁董玉国和雀巢中国公关总监何彤,从始至终,他们表现出的卓越的职业精神以及雀巢特有的开放、尊重、宽容和支持的态度,是我的采访和写作得以自由、顺利进行的基石。
我要感谢我的前同事丁天在云南普洱采访中提供的资料和帮助,我的朋友许扬帆、梁爽和杨越男为我的写作也提供了大量帮助。而中信出版社的沈家乐和宋冬雪则最大限度地给予了我来自编辑的支持与信任。
最后,由于这本书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还要感谢家人的默默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耐心与宽容,我很难完成这一工作。
-
《昆虫记》全译本编前编后
作者:zilong 发布时间:2009-07-16 20:11:16
上午,同事手中的《读书》杂志2002年第7期秦颖的《昆虫记汉译小史》。在网上没找到这篇短文,倒是找到《昆虫记》全译本的编者的文章,还不错。
冲着编者这样认真的态度,想来这本书也应该不错。
《昆虫记》全译本编前编后
文/邹肙华
从1996年起意出版法布尔《昆虫记》全译本,到2001年全译本问世,再到2003年推出修订本,花城出版社编辑邹肙华七年时间几乎全用在了这套书的出版工作上。从她历经艰难、全力提高译本质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优秀图书背后,是出版者认真、执著、敬业的专业精神。 ——编者
钟叔河先生读了《昆虫记》十卷全译本的修订本后,感慨地说:“《昆虫记》能够这样出,虽然前后两种远来不及比较对照,就凭这一点,也就不让汪原放在‘亚东’印了程甲本又印程乙本的壮举专美于前了。”
1920年代,汪原放主持亚东图书馆,出版了系列白话小说,汪原放负责标点和编辑,胡适任主编,确定选题和版本,并为每种小说写了长篇序文。亚东本《红楼梦》原用道光壬辰刻本(程甲本)作底本,后来胡适发现程乙本比程甲本好,就建议亚东废掉已有纸型,重新标点排印。
亚东对重印古旧小说的严肃态度和对读者的负责精神,为出版界之美谈,花城版《昆虫记》当然不能望其项背,然而,钟先生的溢美之辞却在我心中激起了小小的波澜。从1996到2003年,《昆虫记》全译本走过了前世今生,七年的出版过程恍若梦境。
出版《昆虫记》全译本源于脑中瞬间冒出的念头,并没有一个深思熟虑的长远规划。长于知识赤字的年代,只有大自然中的花儿虫儿开卷有益;后来读《知堂书话》,始知《昆虫记》,并立即为之诱惑,渴望一睹法布尔的虫儿之风采。1995年改行做编辑,恰在此时我读到了王大文转译自英文改写本的《昆虫的故事》,流浪在都市边缘几近麻木的心重又开始悸动,童年的玩伴螳螂、知了、蝗虫重又跳跃在身旁,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令我感动得泪眼婆娑,脑子里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版《昆虫记》全译本,满足像我一样被昆虫诱惑而生渴望的人们。没有远大抱负,夹杂着几分私心,我就这样甘愿被法布尔牵着鼻子,跌跌撞撞地开始了出版人生涯。
自1923年周作人将《昆虫记》介绍到中国,近80年来,不断有转译自英文或日文的改写本或选译本面世,版本纷纶迷人眼,却没有一部直接译自法文的中文全译本,对于一部影响了世界几代人的传世经典来说,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但也由此可知翻译与出版之困难,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非有一个大书店担任即不能印”。
在今天这个连养猪养牛都速成的时代,一个初入行的新手,不懂法语,不懂昆虫学,竟然不知天高地厚,耗时费力地去啃一根硬骨头,似乎更有些冒险。我也曾考虑过失败,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呼唤,仅凭着对昆虫、对《昆虫记》的痴迷,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蛮劲,五个冬去春来,终于将第一个直接译自法文的中文全译本放在了读者的面前。
整整五载啊,个中甘苦,鱼游渊中,冷暖自知。找原著,遍寻各大图书馆而不得,最后是中山大学的梁守锵先生向法国封奈特-圣克鲁高等师范学校研究员J.L.戴刚先生求助,才从法国借回法文原著。请译者,奔走于各大城市,四处碰壁,几度易人。《昆虫记》兼具科学与文学双重价值,对翻译的要求之高,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更何况稿酬又如此有限,约稿受挫当在情理之中。虽有此心理准备,我也曾数度冒出放弃的念头。有的译者在我的盅惑之下,约稿时自然是宾主尽欢,可是当我春风得意地回到广州却遭遇当头一盆冷水,退回的原著已经先我而至了。有的译者已经译了好几万字,也因种种原因停笔了。这场景几次上演,令我欲哭无泪,至今仍历历在目。看译稿,不懂不能打肿脸充胖子,科学巨著不能随意亵渎,读者也不能随便糊弄呀,于是买来昆虫学教材研读,手边还摆满了法汉辞典、百科全书、法国地图、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等等,随时备查。由于多人翻译,统稿怎么办,我也自不量力地承担了。译稿看了几遍,虽然收获了不少昆虫学知识,但毕竟根基欠缺,译文的学术规范问题始终令我忐忑不安。可是,丑媳妇也得要见公婆呀,2001年我不得不诚惶诚恐地捧出了《昆虫记》全译本。
5月,各方面专家云集中国科技会堂,祝贺译自法文的《昆虫记》中文全译本出版,称这是文化传播史和翻译出版史上的一件盛事。会上,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张广学院士肯定了《昆虫记》对于中国昆虫学研究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从昆虫学的学术规范看,一些译法不够准确。张院士话音刚落,法语专家李玉民教授立即表示了不同意见。李先生说:作为翻译工作者,深知规范术语之难。在翻译过程中,时而碰到鸟兽鱼虫或花草树木的词,有的查遍身边的词典也找不到相应的规范术语,只好大而化之,译为“一种毛毛虫”或“一种禾科植物”之类,心虽不安,但也无奈何,好在这并不妨碍一般读者的阅读和欣赏。
专家的批评如芒在背,作为责编,我不能去找理由来搪塞。很多昆虫学术语,虽然从文学角度可以不必深究,但科学著作必须严谨,规范术语是其命脉,《昆虫记》既是文学经典又是科学著作,必须还原其科学本色。会后我表示要修订全译本,并请张院士主其事。然而,与会的专家大都不以为然,有人甚至发出疑问:《昆虫记》全译本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么大的工程刚完成,马上修订,有必要吗?可能吗?
对于我的非分之请,张院士当即表示,修订《昆虫记》是昆虫学工作者的责任,表现出一个科学家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昆虫物种十分庞大,昆虫学的分类十分细致,请两三位专家不足以解决所有学术问题,于是张院士组织了13个科目的专家,将十卷本肢解开来,请他们为不同的章节把关。专家们也不负重托,切切实实参与修订:核定译本的昆虫名称,校正译文中的常识性错误,并对因科学发展而成为错误的理论或观点加注说明,使修订本基本达到了学术规范的要求。张院士更是事必躬亲,200余万字,字字都浸润着一个老院士的心血和汗水。
历时两年,全译本凤凰涅,完成了自身的超越。修订本几乎是全新的本子,除修订专业术语外,还润色了译文,力争更完美地传达出原著风格;同时增加有助于读者阅读的资料,比如,正文中除保留作者和译者注外,增加校者注,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的昆虫研究以及文化、哲学背景;卷后所附译名对照表,增加人名和地名,方便读者查阅相关人名、地名与昆虫名;卷前增加《法布尔小传》和《导言》,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法布尔与《昆虫记》,卷后增加《〈昆虫记〉汉译小史》,梳理《昆虫记》在中国的传播史。
从策划选题到初版到修订版,小小的虫儿啊,整整七年,你一直苦苦地纠缠于我,我为你消得人憔悴啊!小小的虫儿啊,我为你而踌躇自得,我也为你而磨掉了少不更事的冲动,今后是断断不会再像蚍蜉一样去撼树。
稿件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2003-11-12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快捷(504+)
- 下载速度快(148+)
- 值得购买(491+)
- 速度慢(336+)
- 一般般(130+)
- 收费(162+)
- azw3(563+)
- 差评(549+)
- 内容完整(472+)
下载评价
-
网友 辛***玮:
( 2024-11-20 13:20:34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习***蓉:
( 2024-11-05 13:38:36 )
品相完美
-
网友 扈***洁:
( 2024-11-04 05:20:3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权***波:
( 2024-10-28 10:12:45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邱***洋:
( 2024-10-28 13:37:22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融***华:
( 2024-10-26 10:05:46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薛***玉:
( 2024-10-29 09:48:1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谢***灵:
( 2024-11-12 00:03:11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马***偲:
( 2024-10-30 08:18:1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喜欢"9787510055393"的人也看了
-
Wee Sing Animals, Animals, Animals(With CD) 欧美经典儿歌:动物大游行(含CD)9780843120349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贸易业务操作——贸易业务员业务技能考试用书 陈文培 ,职业院校贸易类专业规划 上海财经大学正版 F.2034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全新正版图书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联通桥:五年级 肖晓强 石油工业出版社 9787502166557 青岛新华书店旗舰店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解密B型血与12星座【正版图书,满额减】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心灵活泉: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精华读本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赖世雄口语从头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知行合一王阳明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市场营销学(面向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教材)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水产利用化学基础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大河篇·宁夏篇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毛泽东家风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9787302357049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领券立减20】西游记原著正版包邮 吴承恩半文言半白话文七年级初中学生世界四大名著中国古典小说 北方文艺出版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高电压与绝缘试验技术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会展英语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体育旅游理论与实践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中国现当代文学 传媒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怎样当好预算员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短线是银(之八):跟我练(典藏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青少年科学大视野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珠山八友瓷画大系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奢侈品导论(英文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Lua程序设计(第4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监督理论问题研究 罗飞,王竹泉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叶罗丽亮钻贴3D手工书·可爱情公主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植物大战僵尸2吉品爆笑漫画·爆笑贪吃团(修订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易经不是难念的经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西溪(西湖全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Get Rich With Twitter: Hainess The Power of the Twitterverse and Reach More Customers Than Ever Before如何靠微博来致富(ISBN 9780071638449)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王阳明著述篇目索引/王阳明馆藏文献典籍普查复制和研究丛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6分